第(2/3)页 同时绝大多数人心里浮现出一个想法——大司徒果然圣神皇帝手里用出来的宰相! 论起喜欢‘起名’‘改名’这件事,两人完全是一样热衷啊! 毕竟文武百官是亲眼看着圣神皇帝把宫殿、官制、职位、甚至皇帝的尊号,连着自己的尊姓大名都改了一遍。 如今看来,大司徒也不逞多让啊! 办个学校,其讲授科目,起的都是新鲜的名字。 真像。 不但如此……还有些重臣想的更深一层:圣神皇帝与大司徒如此做,也是为了从‘名字’上就跟过去的官学区分开吧。 新帝显然是要培植自己在朝堂和军中的绝对嫡系。 所以,才会兴办女学,甚至连军事学校,旁的老师都还未定下,就先定下了安西大都护李文成。 是一个新的时代滚滚而来。 对许多朝臣来说,他们会为此而欢喜吗? 并不。 不论改变的具体内容,只‘改变’这件事本身就足够令人不安。 何况还是自古未有之变,上面的皇帝变成了女人不说,身边显而易见还要出现越来越多的女官。 怎么可能毫无芥蒂欢欢喜喜的直接接受? 但圣神皇帝也没有给他们‘表达不喜欢和拒绝’的余地—— 过去的一年,圣神皇帝已经用太多的实例告诉了满朝文武:朕的决定,你们可以心态良好的接受,也可以姿态难看的被迫接受。 仅此而已。 * 众人都离开后,姜握倒是又在尚书省都堂内多坐了一会儿—— 不同思想的碰撞会带来新的火花。 当她把现代华夏高等教育的体系,一下子展示给此时代的官员们后,自然收到了无数的问题。 有些疑惑,还真是姜握只靠想象推测,没有预料到的。 说到底,虽然她在古代的年数,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世的日子。但从根上,她始终不完全属于这里,她真正思想塑形的阶段,是在她的故乡。 今日,她就像一个现代人,通过ppt(图表)的方式,向古人做了一场关于高等教育的‘历史直播’。 故而议事会后,姜握就没离开尚书省,而是根据今日得到的反馈以及灵感,当即开始修改她的方案。 不知过了多久,直到有人唤她。 “姨母。” 姜握抬头:“曜初?”她记得这孩子方才跟库狄琚一起离开了。 曜初走上高台。 姜握就往边上挪了挪——座椅很宽大,坐两三个女子都没问题。 曜初就如幼时一般,靠坐在姨母兼老师身旁,看她写公文。这让她想起,其实许多不常见的字,她都是这样认识的。 姨母有时候,还会把自己的印章给她让她来盖。 曜初有点出神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