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* 当然,此时姜握没法举韩发疯,不是,韩愈的例子。 但还有更现成的例子。 “乐城郡公与王相多年同僚,是了解他的。” “郡公觉得,逼王相早出晚归,就能让他多做事吗?” 不,只会把王神玉逼到逆反——原本由着他自我发挥,有时候他有了动力,说不定能考到八九十分,但逼他到这个不自由的份上,哪怕他还不得致仕,保管以后也就是六十分,多一分没有。 对寻常朝臣来说,也是如此。 “郡公,朝堂选官,并非是看谁能在朝堂坐的更久。” “不是所有人都如您一般,坐在那里,就是在兢兢业业地料理公务。” 还有一种加班,叫做磨洋工。 “人,有所能有所不能,自当度才而处,不强使为。” 姜握很诚挚道:“郡公,我请您回来任学校的监事者,是想以您的铁面无私,以您多年来总掌诸事的经验,帮我监督完善学校的各项教学和考核制度。” “完善到,哪怕有一日您致仕,我致仕……”姜握毫不避讳地说起:“甚至咱们都不在了,后来者也可以依照此做下去。” * 之后,王神玉有次还随口问起姜握,是怎么跟刘仁轨沟通的。 姜握认真脸:“靠真诚。” ** 夏去秋来。 上阳宫已经先改建出了三处宫殿群。 三座学校的第一批老师与学生,也都已经定下——这第一届,就像一个大型游戏的体验服,在运行中用来试错和改进。 因此,师生的数量定的都不多。 而姜握则带着一点特殊情节,定下了九月一日开学日。 * 八月的最后一日,在观风殿大殿中洒扫的宫人,便见圣神皇帝、大司徒、镇国长公主一并到了。 宫人们行过礼,连忙退下。 说来观风殿正殿,也并没有改成教室,而是改成了大礼堂,正好可以用于开学典礼。 作为即将上任的【历史学院】院长,姜握想:她会希望后人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呢? 这会是个被记住的,充满改变与灿烂的年代。 但她绝不希望,后世人,尤其是女子们,把这段时间看作是‘鼎盛’。 她希望千年后的人,看待她们,如视萌芽。 * 明天。 就是开学日了。 第(3/3)页